当前位置: 首页 > 信息速递 > 地方金融 > 详情

青海省民营经营主体突破55万户

信息来源:西海都市报  发布时间:2024-12-12 09:52:13  浏览次数:
文字缩小 】 【 文字放大 】  

12月10日,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青海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,重点解读民营经济发展政策,重点介绍相关金融产品,重点推介西宁、海东、海西三地项目投资。这既是现场交流会,也是现场办公会。

  西海全媒体记者从会上获悉,今年前三季度,全省新增民营经营主体14075户,同比增长2.6%,民营经营主体突破55万户,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4.4%,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,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、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、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,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  我省民营经济受制于规模小、创新能力不强、市场竞争力弱等影响,面临诸多发展难题,亟待解决。对此,会议要求,充分发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联席会议制度作用,不断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机制,畅通保障民营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渠道,重点清理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大型企业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,落实逾期未支付中小企业账款强制披露制度,完善拖欠账款清理与审计、督察、巡视等制度的常态化对接机制。

  紧盯产业“四地”建设重点产业链,切实发挥财税政策和专项资金培育引导作用,引导民营资本参与产业化项目,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协同发展,积极融入新型金属合金、高强纤维等新材料产业,融入高原冷凉蔬菜等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产业,融入光伏制造、风电装备、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发展产业,融入康养、文化旅游商贸等现代服务业,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,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。

 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助企暖企春风行动部署要求,进一步发挥“一企一人”领导包联重点企业精准帮扶机制作用,推动解决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,通过政府行为给予适时帮助,让企业大胆经营、大胆改革、大胆创新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基础,实现“零跑腿”和“一网办”,减少企业办事的等待时间和繁琐程序,真正做到让企业办事少跑路、不找人、少等待,服务一步到位。完善金融服务体系,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中小、民营企业的金融产品,适当下调贷款利率、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,建立快速审批通道,压缩办贷时限,简化业务流程,加强企业信贷支持。与此同时,持续优化执法方式,兼具合规柔性;持续宣传民营经济发展,营造良好氛围。